【作者/楊璧如】
光學鏡頭通常由鏡片、精密五金、塑膠零件、快門/光圈、馬達、傳感器以及鏡筒所組成。不同的產品因光學設計的差異,其內部結構差異頗大,而鏡頭對解析度、對比度、景深及各種像差等主要指標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其成像素質的優劣,則取決於光學設計水準的高低,以及光學鏡片材質的好壞。
鏡頭分成兩類
決定攝像品質優劣
市面上鏡頭分為兩類,即玻璃和塑膠鏡頭,兩者的差異,主要在於成本、光學性質、應用、製程、重量、耐受性等層面。玻璃鏡頭在透光性與折射率等光學性質、耐受性等方面較塑膠鏡頭優異,常用在專業相機、望遠鏡、醫療儀器、車用產品上;塑膠鏡片具有較低成本、重量較輕的優勢,廣泛用在手機、眼鏡等講究輕薄短小與可攜性的產品。
玻璃鏡頭的原料是光學玻璃,目前主要供應的是日商小原與德商首德等,而光學玻璃經過切削、研磨、加熱成型、精密回火、檢測等步驟可做成玻璃毛胚,目前國內有聯一光(3441)從事玻璃毛胚製作;至於玻璃鏡片就是玻璃毛胚經過加工處理之後所製成,生產玻璃鏡片的廠商主要有今國光(6209)、亞光(3019)等。
塑膠鏡頭的上游原料為PC、PMMA等工程塑膠原料,供應商包括華立(3010)、誠美材(4960)等。塑膠鏡頭屬一條龍製程,通常將原料射出成型以產生塑膠毛胚,再經剪取、鍍膜等過程,便可產出塑膠鏡片,而塑膠鏡頭即是將多片塑膠鏡片組合在一起,再加上感光元件而成。
處電子產業上游
應用領域持續擴大
感光元件通常分成兩種,即傳統的CCD,以及手機使用的感光元件,一般是近幾年快速發展的CMOS Sensor,在光學鏡頭的成本占比高達3成以上,目前日商Sony是CMOS Sensor霸主,據Yole Development資料顯示,其市占約42%;三星居次,市占約18%;原相(3227)雖有涉入,但仍屬低階產品,市占約2%。
光學鏡頭屬於融合光學、機械和電子等技術的資本密集行業,對自動化精密生產、檢測設備的投入要求較大,且技術含量也高,其工藝技術和生產管理水平將會直接影響產品的質量和良率高低,並決定在市場競爭中的成本優勢。
以整體電子產業的角度來看,光學鏡頭屬於產業上游,根據產業價值鏈資訊平台的歸類,光學鏡頭屬於電腦及週邊設備的上游,不過隨著科技的進步與消費性電子應用領域的擴大、安防監控、生物識別等需求,輔以物聯網、智能化與大數據等趨勢,讓光學鏡頭的應用持續擴增。光學鏡頭不僅做為核心部件,大量運用於安控攝像機、智慧型手機等,並持續虛擬實境(VR)、智能家居、車載、無人機、醫療器械等領域提高滲透率,且由於光學鏡頭與這些終端應用產品存在一對一或者多對一的關係,整體產業趨勢仍持續向上。
【完整內容請見《非凡商業周刊》2019/7/5 No.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