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後全球鋰電池產能高達 1.3TWh,亞太仍是生產重地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0 年 08 月 17 日 1424 | 


 

鋰離子電池的需求隨著電動車、電池儲能系統崛起而逐漸攀高,與 2019 年相比,現在鋰離子電池的生產量已提高 4 倍,料想產能未來還會持續擴大,就有研究指出,十年後電池產能將達到 1.3 TWh,超過十億度電。

能源諮詢公司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分析 50 家的供應商未來展望,計算出 2030 年會有 119 座電池製造基地,其中亞太區依然會是鋰離子電池生產重地,目前亞太的電池產占全球 80%,未來 10 年也不會有什麼變化。

伍德麥肯茲分析師 Mitalee Gupta 表示,2030 年中國鋰電池的產能將會從現在的 345GWh,翻倍成長到超過 800 GWh,這不僅是因為中國在地廠商擴大供量,自從南韓電動車電池業者 LG Chem、三星SDI 和 SK Innovation 等在 2019 底獲得中國補貼資格後,也一直在增加新的生產線。

中國新能源汽車分為純電動車(EV)、插電式混動汽車(PHEV)跟氫燃料車(FVC),而中國近年開始限縮對國產車的補助,同時也放寬外資限制,特斯拉、賓士與豐田等外國新能源車也納入補助名單,而南韓 LG Chem 和 SK Innovation 也被列入電動車電池的補助名單中。

目前正努力降低對進口電池依賴的歐洲,未來電池產能也不可小覷。伍德麥肯茲指出,特斯拉前主管創辦的瑞典電池製造商 Northvolt 前景佳,除了會在瑞典和德國打造大型工廠,在波蘭也會有一定產能;而由法國石油供應商道達爾(Total)旗下電池製造商 Saft 與寶獅雪鐵龍集團 PSA 的油車廠合作「Automotive Cell Company」(ACC)也是歐洲電池重要一員。

分析師表示,目前歐洲的電池產能約在 7%,為來則有機會增加到 25%。除了歐洲自身廠商因應需求擴大供應,亞洲廠商也會赴歐設廠,像是中國的寧德時代(CATL)就宣布在德國愛爾福特建立超級工廠,LG Chem 與三星 SDI 也打算在波蘭跟匈牙利設廠。

若以現在的資料來推斷,北美市場變化不大,製造產能跟現在差不多,主要核心還是特斯拉在內華達州的超級電廠。不過面對日新月異的電池技術,未來鋰離子電池的核心技術還不好說,伍德麥肯茲則認為,主要還是鎳錳鈷三元材料(NMC)電池,其次則是磷酸鐵鋰(LFP)電池。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參考來源:https://technews.tw/2020/08/17/2030-batery-1-3t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