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歲神祕富豪投資26億減塑 石油做的塑膠也能分解

92歲、熱愛研發的長春集團總裁林書鴻,又有新創舉。這次他花了26億元研發、興建台灣第一座生物可分解塑膠工廠,突破了石油基塑膠(以石油為原料)不能分解的迷思。在全球限塑、減塑的潮流中,台灣建立了自主生產「生物可分解塑膠」的能力。

長春集團總裁林書鴻熱愛研發,有「石化界愛迪生」的美譽。圖片來源:黃明堂攝

18261瀏覽數

這座工廠位於彰濱工業區內,生產的產品叫做PBAT、PBS生物可分解聚酯(聚己二酸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原料依然是傳統石油為主的石化產品,但性質卻能有180度的大轉變。

這種生物可分解聚酯,性能跟傳統PE(聚乙烯)塑膠類似,能拿來做吸管、紙杯、紙容器內層的塑膠淋膜、還有在農業上大量使用的覆蓋地膜,廣泛使用在生活、輕工業、農業之中的一次性塑膠。

但跟傳統塑膠最大不同是,這種生物可分解聚酯放在工業堆肥的環境中,180天之後會分解成為二氧化碳和水。

長春生產的生物可分解塑膠。(長春提供)

冀望從源頭解決問題,長春集團總裁林書鴻舉農用地膜為例,這種鋪在農地上的塑膠膜對農民來說很重要,有抑制雜草和防止土壤被侵蝕、保存水分等功能,但採收之後就直接耕除混在土壤裡。一次還沒關係,但長時間下來,整個土壤裡都是塑膠,反而造成了耕作上的困難,最後被雨水沖刷到河流、終點就是海洋,成了海洋垃圾

雖然各國政府紛紛採取了禁用政策,例如吸管,但塑膠的便利性、經濟效益卻很難被替代:禁了塑膠杯改用紙杯,裡頭還是有一層塑膠薄膜;對抗新冠肺炎不可或缺的口罩,也是塑膠做的。這一次新冠肺炎因為防疫需求,大量生產口罩更是加劇了海洋垃圾的問題。

廣告

「這些塑膠不能分解,流到了大海、漂到美國也不會爛,被魚或海龜吃到了肚子也不會爛,」林書鴻說。

既然很難被替代或禁用,從源頭改變材質,或許是一條出路。

傳統石化廠,也能生產生物可分解原料

林書鴻指出,全球興起了一波生物可分解塑膠的需求,成了不可逆的大趨勢,因此他投資了26億元,研發自主技術、蓋了一座生物可分解塑膠(PBAT、PBS)的工廠。

長年耕耘生物可分解塑膠的銘安科技董事長黃建銘表示,這代表台灣多了本土的生物可分解塑膠來源。

以前,生物可分解塑膠主要生產國在美國及歐洲,德國巴斯夫則是全世界領先最大的PBAT生產業者。同時,生物可分解塑膠主要是使用PLA(聚乳酸),原料是玉米、甜菜、小麥、甘薯等澱粉或糖分,再經過一系列加工製程而成的可分解材料,能在堆肥的環境中能夠自然分解。但PLA主要原料是糧食作物,引發了與人爭糧的疑慮。

以往,生物可分解塑膠主要使用PLA(聚乳酸),原料是玉米等糧食作物,引發了與人爭糧的疑慮。林書鴻研發的PBAT、PBS原料來自石化,解決了問題。(吳宙棋攝)

PBAT、PBS解決了使用糧食作物作為原料的問題,也讓傳統石化廠研發方向朝著可分解、永續的方向走。但還有一個問題是消費市場是否接受。

其實,26億元蓋一座商業化工廠並不便宜,是傳統塑膠廠的數倍以上,因此長春的PBAT、PBS的價格是傳統PE(聚乙烯)的二到三倍。雖然長春剛開始量產就有了訂單,單一客戶就買了160噸,但跟傳統塑膠動輒數萬噸相比,這樣銷售量並不算特別高。

所以林書鴻說,要推廣生物可分解塑膠需要政府法令、消費者支持,石油做生物可分解塑膠是未來,卻不是馬上就有的未來。

全台第一座生物可分解塑膠廠,需要消費端支持

石化產業高值化辦公室執行長黃國維說,現在生物可分解塑膠主要的市場是歐洲,或者是星巴克、蘋果這些願意支持環保永續的企業,雖然長春蓋了全台灣第一座生物可分解塑膠工廠,還需要消費端與企業支持,否則光有人願意花鉅資研發、興建工廠,沒有市場支持,最終可能會徒勞無功。

長春石化(黃明堂攝)

不過這對台灣石化業卻別具意義。長春集團從不上市,靠自己的力量擠進了《天下》台灣50大企業集團,林書鴻最大的強項就是研發,不斷地開發獨特性的產品。

林書鴻的另一個創舉是長春位於雲林麥寮的廠區,收集了鄰近工廠排出的二氧化碳,用來做為年產80公萬噸醋酸廠的原料,一年減少的二氧化碳達到16萬公噸,相當於408座大安森林公園一年碳吸附量。

回收二氧化碳、生產生物可分解塑膠,林書鴻的這些投資,代表石化工業正朝著協助解決地球問題的方向走。

但最終關鍵還是在消費者,不僅要願意用、還要懂得怎麼用,這種可分解塑膠不是隨意丟就能分解,必須要回收集中堆肥環境才能分解,也絕不能跟傳統塑膠混在一起回收。搶救海龜、解決海洋垃圾的問題,必須大家一起來努力。 (責任編輯:洪家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