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客戶對China+1的要求下,印刷電路板產業自2022-2023年陸續宣佈赴東南亞建廠,尤其又以泰國為多,新廠大多在2023年到2024年開始動土,預計在2024年下半年開始,新廠陸續進入完工、進行產品驗證並加入量產,而在生產達規模經濟前,東南亞因供應鏈未完整成型、量產前的學習曲線、人員的招募以及訓練等需求下,預料短期新廠對公司的成本壓力提升。
依估計,共有29家台商與陸資板廠宣布在東南亞開設新廠,其中又以泰國為主要目的地,達到26家,加計原物料與供應鏈超過30家,總投資金額超過20億美元。
業者認為,China+1仍是趨勢,尤其人力資源跟國際管理效率會是一大變數,PCB在東南亞設立生產基地到漸漸開出產能的效益,預期在未來2-3年發酵,但在東南亞供應鏈未成型前,短期的成本壓力提升。
過去泰國的PCB產業主要由日本企業與泰商KCE為主,台資PCB僅有3家,分別為泰鼎-KY(4927)、敬鵬(2355)以及競國(6108)旗下的競億,且主要應用於汽車與電腦周邊相關領域;但在地緣政治的干擾下,愈涉及資料安全者,優先會在泰國生產,包括伺服器、低軌衛星、網通產品,另外,由於泰國是汽車零組件生產大國,所以汽車板仍是業者在泰國發展的重心之一。
台灣電路板協會TPCA也認為,東南亞的PCB供應鏈仍處發展初期,廠商還需面臨許多隱性成本,但得益於東協共同關稅協定的實施,以其貿易便利之優勢,可部分彌補了初期供應鏈成熟度的不足,預期供應鏈缺口問題將可隨時間推移而逐漸改善,進而提升生產效益。
新聞來源: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nXkRR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