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Issue)中國鋰電池帝國出現裂縫?新進對手、美國產業鏈發展不容小覷

  • 黃女瑛台北
  •  
  •  
  •  
隨著時序跨入2022年,中國鋰電池的全球主導地位雖難撼動,但帝國恐怕也開始出現裂縫。法新社
隨著時序跨入2022年,中國鋰電池的全球主導地位雖難撼動,但帝國恐怕也開始出現裂縫。法新社

電動車(EV)及儲能等產業未來發展性明確,鋰電池登上「新石油」寶座,其中,中國鋰電池產業表現凸出,不論是目前主流的三元電池或磷酸鐵鋰(LFP),在2021年都受到各界矚目。其中,LFP上演絕地大反攻。中國LFP在全球市佔率達90%以上,而Tesla在中國首次採用LFP更吸人目光,性價比、銷售俱佳的催化下,全球車廠也投入採用LFP的規畫。

隨著時序跨入2022年,中國鋰電池的全球主導地位雖難撼動,但帝國恐怕也開始出現裂縫。中國一、二線鋰電池廠間激烈競爭之外,但美國後續發展為何更是關鍵。目前中、美鋰電池芯產能有段差距,即便美國底特律(Detroit)為全球聞名的汽車之城,恐怕有朝一日也會毫無用處。

全球前10大電池廠供貨對象

全球前10大電池廠供貨對象

 

中國鋰電池可望再攀高峰 缺貨問題不容小覷

中國鋰電池在2021年迎來前所未有的「大好年」,EV及儲能未來發展性確立,鋰電池之於21世紀,宛若石油在20世紀的地位。

目前主流鋰電池以LFP及三元電池為主,而中國LFP全球市佔率高達90%以上,以寧德時代、比亞迪為主要廠商。至於三元電池則以樂金能源解決方案(LGES)、SK on(前身為SK Innovation電池部門)、三星SDI(Samsung SDI)的「南韓電池三雄」,以及日本Panasonic、中國寧德時代等為主。

由於三元電池具有穩定性不佳問題,在EV及儲能領域自燃意外頻傳,讓LFP再2021年得到反攻機會。Tesla不但將LFP陸續搭載在全球Model 3、Y標準續航版,未來旗下3分之2車款也將跟進,此外,2021年大型儲能用電池芯也開始改用LFP。而這都要歸功於背後穩定供應的推手─寧德時代。

看此情景,韓廠不免開始憂心。LGES、SK On均公開表示將投入LFP發展,企圖扭轉中國寡佔供應的態勢。對此,市場預估,韓廠離量產仍有一段距離,中廠則快馬加鞭擴產中。

基本上,即便EV與儲能需求快速浮現,但鋰電池的建廠、擴產期長,因此2022年鋰電池維持短缺的機率高。正因如此,多數業者不計代價簽定合約,此現象在以「取到貨」為首要目標的汽車產業鏈最明顯。甚至傳出,2022年鋰電池缺貨問題,將比車用晶片更加嚴峻。

大廠寡佔不再當道 寧德時代龍困淺灘?

2021年底,中國網路廣傳名為《寧德時代:萬億電池帝國的裂縫》的文章,直指寧德時代主力訂單流失的危機將浮現。可以確定的是車廠不可能長期依賴單一鋰電池廠,或只在幾家大廠中做選擇,將自己逼近長期發展遭掐喉的局面。如採購可選擇性受限,長期經營風險拉升、研發受限鋰電池廠支援、易失去差異化競爭優勢、談判地位居下方,還可能影響未來事故發生的責任分攤合理性等。

因此,因應長期發展,全球車廠勢必得擬定策略,包括歐、美車廠普遍開始培育自有鋰電池供應業者,中國車廠也不落人後。

實際上,廣汽自2020年中起就不用寧德時代電池,轉而向漸成氣候的中航鋰電展開新合作。2021年8月寧德時代甚至起訴中航,稱其涉入專利侵權,或傳出蹲點等鋰電池的小鵬汽車也開始規劃下單中航。蔚來扶植的鋰電池廠衛藍新能源,近期也取得小米、華為哈勃及吉利集團等大型戰略投資。

雖然以目前情況來看,寧德時代四面楚歌,但觀察目前鋰電池短缺情況,2022年車廠想大幅轉單有難度,分散訂單必然成為漸進式發展。尤其2023年之後,將有更多新產能出爐。主要動力來自於EV及儲能市場發展已確立,車廠勢必依慣例培養多個零件供應商、資金湧入,二線或新進鋰電池廠募資較過往容易許多、以目前成熟技術來看,二線或新進者與一線廠間可維持不大的距離,此方面可歸功於人才流動、車廠刻意支持等。

電池晉升戰略資源 美國如何防守?

此外,美國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刊登《Why a Chinese Company Dominates Electric Car Batteries》一文,也以寧德時代為主軸探討。

比起嘮嘮叨叨的Tesla執行長Elon Musk,寧德時代一直「惦惦做」,兩者都是2021年能源、新能源車領域的最大贏家。

紐約時報文章除了針對寧德時代發展提出討論,也直指其發展似乎有中國政府的影子。中國政府除了提供補助,扶持產業鏈發展,包括國家安全檢測也似因寧德時代而調整。

更不用說寧德時代在礦源鋰、鈷的取得有相當大優勢。寧德時代在2021年以1.375億美元收購世界上最大鈷礦之一的剛果基桑富鈷儲備(Kisafu)4分之1之外,在中國也取得不少礦源,包括青海乾涸的鹽湖床地下有大量鋰儲量等。此外,2015~2017年青海政府提供寧德時代約3,300萬美元,但此未得青海政府證實。顯然,上述一切的一切其實都是朝《中國製造2025年》計畫邁進。

數位化及新能源將使中國在汽車佔領先地位。倫敦一家諮詢公司分析,中國動力電池生產能力是美國的14倍,就算美國急起直追(含2021年底豐田公布在美國建動力電池廠),中國仍將持續領先;4年後,中國產能仍是美國的7倍。而中國如此地位不免讓美國感到憂心忡忡,擔心即便底特律是全球聞名的汽車之城,有朝一日也會一無是處,更擔心北京會就此控制美國21世紀汽車產業發展。

供應鏈業者表示,2021年美國著墨在半導體產業,將其視為戰略資源,並要確保美國在產業鏈的任一環節都沒有受到他國或特定廠商威脅,要求的是競爭公平性,而2022年鋰電池可能接棒半導體地位。美國可能用檢視全球半導體的標準,來檢視全球鋰電池發展。這時就是中國鋰電池三哥登場之際。

國軒高科主要以LFP為主,2020年中福斯汽車(Volkswagen)入股,近期程序落幕,中國福斯成為其第一大股東,相較於寧德時代、比亞迪的純正中資色彩,國軒宛如「混血王子」。據悉,3年內福斯仍傾向讓國軒原經營者擁有最大決策權。

國軒高科近期公告,全資孫公司美國國軒接到大單,將在美國建鋰電池芯廠,市場推測主要客戶包括Tesla、福特(Ford)、通用(GM)、福斯外,美國新創車廠等也遭點名。由此觀之,美國有追求LFP自製的迫切性。

若美國啟動鋰電池自製,韓廠因為技術成熟,有充裕資本進行大筆投資,有望成為第一批受惠者。

美國若缺乏LFP自主供應,易使EV發展失衡。未來美國新能源車補助,極可能要求鋰電池自製,再加上2022年全球不少車廠積極推動親民車款,拉近與燃油車成本距離,這都將因LFP缺乏自製率而影響後續發展。


責任編輯:舒能翊

 

參考來源:https://www.digitimes.com.tw/tech/dt/n/shwnws.asp?cnlid=1&id=0000626842_6ED9JWQ4392J2H3J0C4K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