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對中國鋰電池依賴,德國政府提供 330 億補貼特斯拉柏林廠 |
作者 Chen Kobe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2 月 19 日 11:08 | 分類 交通運輸 , 汽車科技 , 科技政策 |
為了獎勵電池在地生產,德國政府將提供鉅額補貼,協助企業在歐洲生產車用鋰電池,特斯拉預計將可獲得至少 10 億歐元補助,BMW 和其他車廠也有機會受惠。
電動車帶來的產業革命,註定讓它成為高度政治化的經濟事件,其中一個關鍵戰場就在於電動車命脈的鋰離子電池。德國為首的歐盟國家,絕對不想眼睜睜看着他們自豪的汽車品牌,變成要看中國電池廠臉色的小弟。
歐盟 1 月批准 29 億歐元電池創新計畫,受補助對象包括 40 家企業,協助產業應對電動車帶來的巨大變革,特斯拉與 BMW 將是這項計畫主要的受惠者。
外媒引述德國官員說法表示,特斯拉正在柏林興建的超級工廠 Giga Factory Berlin,同時生產車輛和電池,至少可獲得德國政府 10 億歐元以上補貼金,相當於新台幣 330 億元。
第二階段的補助金則高達 16 億歐元,包括 BMW 還有許多車廠和電池廠將獲得補助,相關細節預計會在一個月內公佈。
目前中國掌握全球近八成鋰電池供應,德國經濟部長阿特麥爾(Peter Altmaier)表示,歐盟全力衝刺電動車普及率,估計 2025 年在歐洲大陸的鋰電池市場將高達 2,500 億歐元,歐盟的目標是在 5 年內達成電池自給自足,不需要依賴中國進口。
特斯拉柏林超級工廠預計在完工後,就能提供每年 100GW 產能,並且逐步拓展到 250GW,根據馬斯克的說法,至少在完工之時,柏林將是世界最大的電池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補貼之下必有新廠,中國最大的電池廠寧德時代也正在德國建設電池廠,此外 BMW、Fiat Crysler 和 Rimac 等車廠預計都將會申請相關補助,中國電池廠二線的孚能、蜂巢也都進駐歐陸產電池,如此可以確保產業典範轉移時,燃油車產業鏈仍有轉移到電動車生態圈的機會。
反觀台灣,國產車產業鏈在面對即將到來的變革,又該如何應對呢?或許繼續搖擺,直到我們再次錯過吧。
(首圖來源:特斯拉)
參考來源:https://technews.tw/2021/02/19/german-offer-1billibon-euro-for-gigaber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