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光:台塑集團出面整合籌建GW級大電芯廠

 

台灣電池協會理事長陳勝光。圖/張秉鳳攝

 分享FacebookTelegram列印

台灣電池協會理事長陳勝光日前表示,面對五年內本土儲能系統與利基型電動載具之鋰電池需求暴增,台塑集團正研究籌建台灣首座GW等級的大型鋰電池芯廠,預計需投資30億元台幣,於2022年底前打完成第一條年產1GW的大型鋰電池芯生產線,在未來電動車、綠色電力時代,推動台灣電池產業立足台灣,進而邁向國際市場。

陳勝光理事長指出,台灣鋰電池產業發展超過二十年,但是過去多年來由於台灣本地電池應用市場的規模不夠大,沒有足夠規模的市場出海口,無法養活有經濟規模的電芯廠,因此多年來台灣當地的鋰電池芯廠即使有好的技術,大多數也只能在少量多樣的應用市場辛苦地求生存。

高志勇秘書長表示,目前台灣鋰電池芯外銷上,由於產品受到運輸限制、以及各國在地化要求,加上關稅、運費,成本墊高,在國際紅海市場上很難與中、韓、日品牌大廠競爭,因此台灣鋰電池芯業者多發展高端、利基應用產品,惟在銷售產品數量有限下,多數台灣電池芯廠經營上一直面對很大的生存壓力。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六月底陳勝光董事長當選第八屆台灣電池協會理事長;年逾七旬的陳勝光理事長在台塑集團仍被委以重任十分活躍,目前在台塑集團中共計出任台塑/六輕汽車貨運、台塑汽車、台塑物流(香港)、台塑鋰鐵材料科技等四家公司董事長,並兼負台塑集團綠能事業部推動儲能電池、動力電池技術開發與相關產品推廣。陳勝光理事長上任後旋即與理監事就電池產業大環境與市場趨勢,研擬台灣電池產業策略,尋求台灣電池產業生存發展新轉機。

陳勝光理事長指出,以往台灣電池產業面對的最大困境是應用端的出海口問題,現今隨著政府推動太陽能發電與風力發電等綠色電力成為國家新的電力來源,綠色能源的不穩定供電特性,大型儲能系統可作為應付緊急供電、穩定電壓、削峰填谷等諸多功能,新的電力能源政策為台灣本土電池市場出海口帶來新的市場機會。

他說,政府擬訂2025年太陽能發電與風力發電將占台灣總發電量20%,為因應緊急供電,台電計畫建置600MW儲能系統,另外,2021年元旦起政府強制執行用電大戶建置綠電條款,五年內需建置契約用電一成的綠電(太陽能、風力、儲能系統、綠電憑證),由於許多用電大戶的廠房無法建太陽能及風力系統,將會轉而建置大型儲能系統,估計五年內用電大戶的儲能系統需求可達1GW,二者合計需求可達1600MW,以五年估算,未來五年月平均儲能系統電芯需求約30MW,若這30MW電芯由同一家電芯廠供應,大致可以養活一家國內電芯廠。

另外,台塑集團的商用車部分,包括客車、卡車,尤其是物流車部分,12噸以下的物流車,將優先開發成電動車,目前規劃12噸DAF達富電動物流車每月生產200台,每台車使用的電池300度電,一個月需用60MW電芯,5年共需3600MW電芯。

陳勝光估計,未來五年來自台電與用電大戶之儲能系統,以及台塑商用物流車之電芯月需求量約100MW,現在台灣電池芯廠產量遠遠不足,因此台灣本土迫切需要建立GW等級大電池芯廠,以未來五年國內儲能系統與各式利基型電動車需求為基礎,五年內培養出台灣本土具有經濟規模的大型鋰電芯廠。

陳勝光理事長認為,未來當電動車(載具)及綠色能源時代來臨,電池的需求將十分巨大,會如同電腦一般,成為人類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產品。

陳勝光指出,面對台灣電池產業發展壯大的新轉機,台塑集團已出面整合國內產官學研界資源,研究籌建台灣本土首座GW規模等級的大型鋰電池芯工廠,初步規畫投資台幣30億元,二年內建置完成本土第一條年產1GW鋰電池芯生產線,目前相關建廠細節正積極進行研商整合中。

 

參考來源:https://ctee.com.tw/industrynews/technology/409882.html